醉卧唐朝

第二卷 混迹官场_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式上任

字体:16+-

等着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,李弘已然转身抱拳行了拜师礼。“李弘拜见老师。”跟在太子身边的一些大臣想要阻止,但是已经看到太子拜礼,纷纷叹了口气,心里的那点算盘早已经破灭了。不过看着太子太傅是杨易,倒是心里也送了许多。毕竟这个人虽然是小侯爷,但是初进官场,没有依靠于任何一方势力,倒是可以拉拢。杨易却不知道,自己还没有正式被册封被太子太傅的时候,私下已经有大臣想要来贿赂结交了。程咬金站在车碾前面,笑盈盈的摸着胡子,朝着台上的杨易竖起了大拇指。这小子还真是奇特,先是用一首奇怪的曲子引起众人的注意。然后借助自己的手段震慑群雄。虽然有些大胆,但是得到的效果却剩了一半的力气。看着自家侯爷成了当朝太子太傅,罗刹女的眼角流露出了一丝笑容。没错,只要侯爷好,自己便好。“太子免礼,而今我还担待不起啊。”杨易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,虽然对于眼前的小屁孩有点好笑,不过在众人面前还要装作谨慎的样子。官场如战场,总不能在还没有正式被册封的时候被人抓住把柄。李弘虽然年少,但是对于官场的事情还是颇为了解。毕竟自己在遇到杨易之前也有过一个太傅,教了一些起码的规矩。李弘眼睛微微一闪,竟然向杨易顽皮的笑了笑,转而正色转身。站在台上不高的人,气场倒是颇大。“本太子已经拜当今侯爷杨易为师,现在随我进宫拜见父皇,册封官爵。尔等可有意见?”李弘摊了摊手,眼睛微微一扫道。跟着太子来的一些近臣眼睛微微一转,刚要当场反对。却不想一声爽朗的声音传来。“臣等没意见,全听太子做主。”近臣和百姓的眼睛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,果然是程老千岁。近臣一看,倒吸了口凉气。程老千岁都来参与此事,这件事上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众人纷纷交换了个眼神,抱拳道:“臣等没有意见。”杨易感激的看了一眼程咬金,却见程咬金向着自己竖起了大拇指。“如此甚好,起驾回宫。我与老师同坐。”李弘正色道。旋即,太子李弘拉着杨易的手下了台,朝着马车而去。围在前面御林军让开了一条路,让李弘和杨易大步向前而去。侯爷还是第一次如此的激动,想不到和太子走在一起真心有些激动。这两侧的御林军气势逼人,有种豪气喷发的感觉。杨易朝着程咬金点了点头,随即在公公的服侍下上了马车。这马车之内果然不一样,皇家的气势就比自己的七香车好强大许多。里面金色弥漫,有种纸醉金迷的感觉。而且水果丰富,竟然还有一些平常人吃不到的东西。侯爷眼睛微微一扫,嘴角扬起了一丝笑容。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李弘,抱拳道:“太子殿下,你当真要

让我做的老师?”“嗯,父皇让我拜你为师,肯定是有用意的。而且听老师刚才的曲子,还有临危不惧的样子,有资格做我的老师。”李弘脸上洋溢着一丝得意的神色,笑道。侯爷表面讪讪一笑,点了点头,但是内心却有些讥笑。就你一个小屁孩,本候分分钟玩转你。不过,外面耳目众多,杨易依旧要遵守这个君臣之礼。“多谢太子殿下赏识。”杨易抱拳道。“老师不必多礼。我们这就启程。”李弘的脸上洋溢着一丝甜美的笑容,“启程!”“太子回宫,众人跪安。”果然外面响起了一声公鸭子的声音。杨易皱了皱眉,以后看起来要和这样的太监多打交道了,也不知道到时候自己的心里会不会扭曲。外面络绎不绝的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。不要说是李弘,就连杨易都听得有些飘飘然。马车走的很快,进宫也就一炷香的时间。马车直接进了皇宫,然后朝着宣政殿而去。此时,已然不是早朝时间,但是宣政殿门口却站满了御林军,还有一些大内高手。杨易扫视了一眼,看样子今天比较隆重。李弘没有一点点感觉,带着杨易一步步走上台阶。杨易跟在李弘的身后,看着这个小娃娃一本正经的样子,嘴角扬起了一丝笑容。上了约莫两百个台阶,终于站在了宣政殿的门口。眼睛一扫。杨易倒吸了口凉气。这,这里面怎么这么多人?难不成早朝推迟到现在了?门口的两个公公看着来人是杨易和李弘,当下躬身道:“奴家参见太子殿下,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。参见侯爷。”“免礼,父皇现在在干什么?”李弘抬头道。“回禀太子殿下,皇上早朝之后一直没有退朝,一直在等您。”李弘点了点头,转头道:“老师,稍等片刻。”杨易点了点头,心里暗自震惊。想不到皇上对于这件事情这么重视,早朝到现在两个时辰的时间,这些大臣估计腿都麻了吧。“太子殿下稍等,我去通报。”一位公公嘱咐了一声,然后躬身进了大殿。大殿之内,大臣们一个个小声嘀咕。今天的皇上为何如此奇怪,竟然不退朝,但是也没有一点言语,搞的大家心里紧张兮兮的。不过话说李治心里也是有些紧张,今日之事能不能顺利的决定等会还要看自己的硬度。正当李治有些焦急的时候,外面急匆匆进来了一位公公。大臣和皇上被脚步声惊醒,纷纷看向这位公公。“启禀皇上,太子殿下和侯爷觐见。”李治内心欢喜的不得了,看来这件事情成了!“宣他们进来!”李治抬了抬手,故作镇定的道。“宣太子殿下,小侯爷觐见。”公公拉长了声音,朝着门外喊了一声。杨易抖索了一下身子,竟然有些小紧张。“老师,走吧。”李弘眨了眨眼睛笑着说。“嗯。太子请。”杨易道。两人一前一后进了

大殿。一进入宣政殿,顿时无数的目光就投向了杨易。虽然侯爷有这个名号,但是却不曾在世人面前出现过。刚才公公说是侯爷,大臣们都想看看是什么侯爷?但是一看年轻的模样,顿时有些失望,看来是一个蒙阴受宠的二世子。侯爷浑身有些不舒服,眼睛微微一抬,果然全场的眼光全部投在自己的身上。“这,这群人是有病吗?”杨易内心有些发毛,吞了口口水。走进了几步,看着李治的笑容,杨易才松了口气。“儿臣参见父皇,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“啊!微臣参见皇上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杨易忙跪倒在地,磕头抱拳道。李治微微点了点头,摆了摆手道:“免礼。”“谢父皇(皇上)。”两人站起身,抱拳道。大臣们大眼瞪小眼,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中间的两人。太子前来倒也正常,为何又来了一个侯爷。这侯爷难不成和太子有关系?大臣们本来耳目众多,对于京城发成的事情了如指掌。但是近日却被皇上困在了宣政殿,丝毫不知道包月楼前发生的事情。“弘儿,你带杨易前来可有事情?”李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,淡淡笑道。李弘低头发笑,暗道父皇装的还挺好。不过表面上却不敢乱说话。“启禀父皇,儿臣今日前来是有事请父皇做主。”李弘道。“哦?何事竟然让太子为难?”李治笑着站起身,缓缓下了台阶,瞅了一眼低头不语的杨易,旋即道,“可是为了杨易?”“父皇说的极是,儿臣前来就是为了杨易。”李弘忍住内心的笑,抱拳道:“父皇,今日我出巡,路遇杨易小侯爷,已经拜侯爷为师。还望父皇批准。”“啊!这,这不是荒唐吗?”“太子太傅怎么可能让如此年轻的小侯爷担待?”“不行,这件事情绝对不行!”一时间,朝廷上下都炸开了锅,纷纷议论,却还没有一个大臣率先向李治提出反对的意见。李治眼睛一转,朝着杨易看了一眼,转身负手而立,抱拳道:“肃静!”顿时,朝廷上下鸦雀无声,一双双眼睛看着皇上,大气不敢出。“杨易听旨!”李治威严的道。侯爷连忙跪在地上,抱拳道:“臣听旨。”“朕封你为太子太傅,赏赐戒天尺。可以赏罚除朕之外的任何臣子。以后太子的学习就靠你了。”“谢吾皇万岁。臣接旨。”杨易抱拳磕头。大臣们这才反应过来,一个个大眼瞪小眼,一句话没有说出来。完了!皇上的圣旨都传完了,现在说出去不是找死吗?一些本来就反对李弘的大臣更是将杨易当做了眼中钉,甚至心生一计,准备拉拢一下太子太傅,让太子倒台。此时,最高兴的莫过于杨易了。虽然跪在地上,但是心里却站直了腰杆。我老杨家终于做官了!以后拿着戒天尺,看哪个大臣敢弄自己?

(本章完)